Spring Drive U.F.A. 全新登場

 

由發條驅動的驚人高精準腕錶
Grand Seiko Spring Drive U.F.A.

 

這兩款搭載極高精準度機芯的腕錶,精準度為 ±20 秒/年,錶殼尺寸僅為 37mm,成為 Spring Drive 歷史上最精巧的錶款。左側的 SLGB001 採用鉑金錶殼,右側的 SLGB003 則為高強度鈦金屬材質。兩者錶徑皆為 37mm,厚度為 11.4mm,防水性能達 10 bar,實用的日常使用配戴錶。SLGB001 為全球限量 80 枚,僅於 Grand Seiko 旗艦店販售;SLGB003 則於 Grand Seiko 旗艦店與salon同步推出。

 

Spring Drive 誕生歷程,Grand Seiko 對精準的執著

 

Spring Drive 是融合機械與石英技術優勢的獨創機芯系統,既擁有機械錶的力量,又具備石英錶的精準度。它的構想誕生於 1970 年代後期,由 Seiko Epson 的設計師首次提出「由發條驅動的石英錶」這個概念。其挑戰之一,是如何讓發條釋放的動力產生足夠的電力,以驅動晶體振盪器。歷經約 20 年的研發,1999 年正式發表首款採用 Caliber 7R68 Spring Drive 原型機芯(*),即使以發條為動力來源,仍能透過晶體振盪器與 IC 控制運作,達到每月 ±15 秒的精準度,同時推動如機械錶般厚重的指針。

除了高度精準之外,Spring Drive 還具備其他優勢。無論腕錶位置如何變化,精準度幾乎不受影響;且由於沒有傳統擒縱裝置,不易產生摩擦,具備優異的抗震性能,秒針也得以流暢滑動。自 2004 Grand Seiko 採用 Spring Drive 技術以來,隨著 9R65 機芯的誕生,動力儲存延長至約 72 小時,實用性更上層樓。2020 年問世的 9RA 系列進一步提升精準度與續航力,不僅透過雙發條盒延長至約五天,更加入 IC 溫度補償系統,使準確性更上一層樓。

*1999 年初代 Spring DriveCal. 7R68)於 Seiko 品牌旗下首次登場。

Spring Drive 結構原理

Spring Drive 為一種原創驅動結構,採用發條作為動力來源,結合石英控制的高度精準特性。其核心關鍵為「Tri-Synchro Regulator 三能整律器」。不同於傳統機械錶的擒縱結構,Spring Drive 利用電磁制動對磁車輪進行控制,磁車輪由發條驅動轉動,同時產生電力供給 IC 與晶體振盪器,因而實現秒針的平滑滑動與難以在機械錶中達成的高精準度。


Automatic-winding Spring Drive Caliber 9R65


Spring Drive 5 Days Caliber 9RA2

目前 Grand Seiko 主要採用的 Spring Drive 機芯為 Caliber 9R65,兼具耐用性與三日動力儲存,一向是多款錶型的核心機芯。而進一步發展的 9RA 系列則應用於 Evolution 9 系列,透過大小雙發條盒實現約五日續航,並加入溫度補正功能以提升精準度。

 

Caliber 9RB2 登場,±20 秒/年超高精準,進軍 Evolution 9 系列

Spring Drive 自誕生以來不斷進化,其巔峰之作即為 2025 年推出的 Spring Drive U.F.A.。此機芯不再以每月,而是以每年計算精準度,±20 秒/年,成為目前量產發條驅動腕錶中最精準的機芯(*)。

儘管 Spring Drive 使用晶體振盪器,其本身遠比機械錶擒縱裝置更為精準,但受溫度與濕度變化影響仍可能產生誤差。早期 9F 石英系列已有溫度補正技術,但在電力相對有限的 Spring Drive 上導入,難度更高。9RA2 成功導入溫度補正功能及真空封裝 IC,大幅提升準確性(由 ±15 秒/月提升至 ±10 秒/月)。

然而,要實現年差機芯仍不足夠。開發團隊由 Seiko Epson 的平谷榮一領導,針對長期使用導致的微小誤差進行補正機制設計,並徹底檢討包含晶體振盪器在內的所有關鍵零件。此外,在維持與 9R65 同樣 30mm 機芯直徑的情況下,改為將抗磁零件嵌入機芯本體,取代原本的抗磁遮蔽板,得以實現 Spring Drive 首次的 37mm 小型錶殼。U.F.A.Ultra Fine Accuracy 命名承襲 1969 年的 V.F.A.Very Fine Adjusted 精神,標誌著 Grand Seiko 精準技術的進一步飛躍。

*2025 4 Grand Seiko 內部調查結果。

9RB2 機芯高精準的兩大關鍵

 

微調旋鈕
 

Spring Drive 高精準度的關鍵,在於晶體振盪器會因電力刺激而產生振動。雖然石英晶體本身極為穩定,但每一顆晶體仍具有其獨特特性,且在長時間使用後可能會出現些微變化。

9RB2 機芯中,石英晶體會經過三個月的「熟成」處理,以穩定其精準度。此外,還加入了「微調旋鈕」,用以在石英晶體特性改變(例如走得快或慢)時進行微調。

新設計的 IC

即便石英晶體製造得再精良,手錶所處的溫度與濕度仍會對其精準度造成重大影響。

為了將這種影響降至最低,9RB2 機芯將石英晶體與控制它的 IC 一同封裝在真空密封模組中。

此外,IC 每天會偵測溫度達 540 次,並根據溫度變化即時修正可能造成的影響。

邁向更高精準、更小型與更纖薄

 

Evolution 9 Style Grand Seiko 的全新設計語言,追求極致易讀性與佩戴舒適性。SLGB001 SLGB003 將此理念發揮到極致,採用低重心設計,SLGB003 更以輕盈的高強度鈦金屬提升佩戴感。

 

Spring Drive U.F.A. 的兩大特色為:每年 ±20 秒的高精準度,以及全新 37mm 的錶殼直徑。這些特點堪稱 Grand Seiko 歷史上的重要進程。然而,這款 37mm 的精巧錶殼並非單純的縮小設計,其性能、造型與佩戴感受,皆是經過重新構思與優化後的成果。

這一切的核心,在於所搭載的 Caliber 9RB2 機芯。過去 Spring Drive 系列為實現抗磁性能,機芯上方皆配置抗磁護板;而在本次新作中,這層護板被取消,改為將抗磁元件直接嵌入機芯本體中,進而讓外觀設計擁有更高的自由度。

同時,這也讓新機芯得以維持與 Caliber 9R65 相同的精巧 30mm 尺寸。這些新作秉持 Evolution 9 Style 設計理念,透過長而厚實的指針與立體時標,確保高度易讀性;錶殼則採低重心設計,進一步提升佩戴時的舒適感。

Evolution 9 設計哲學:高辨識性、佩戴舒適性與歷久彌新的美學

SBGA211(通稱「雪花面」)誕生以來,其白色紋理面盤已成為 Grand Seiko 的經典象徵。這種「冰霜森林」質感是透過壓印紋路、電鍍與塗層上色,接著厚噴透明漆,再經拋光至完全平整且光滑的表面所製成。若壓紋太深雖可提升立體感,卻會犧牲時間的易讀性,特別是在本款面盤中所採用的不規則圖樣設計中更是如此。然而,憑藉 Grand Seiko 在面盤製作上的深厚技術,仍成功打造出兼具辨識性與質感的獨特高品質面盤。

日本美學向來重視自然四季流轉的細膩變化,Grand Seiko 也從中汲取靈感。這款面盤的設計靈感正是來自:信州地區皚皚雪原中冰霜森林之美,亦是 Spring Drive 誕生地的自然風景。

此外,這款「冰霜森林」也象徵著 Spring Drive 秒針的無聲滑行。設計師吉田顯(Akira Yoshida)將樹冰覆雪的靜謐氛圍,以及 Spring Drive 秒針無聲而優雅的運行,融合於同一塊面盤之中。

將樹冰意象呈現在錶盤上並非易事。若紋路太細小,則難以辨認為樹冰意象;若圖樣太大,則會干擾時標顯示、降低判讀性。但今日的 Grand Seiko 已能將不規則圖案精準應用於面盤設計中。這些圖案先以壓紋加工,再透過電鍍與多層著色工藝進行調整,最終呈現出獨一無二的設計,同時仍保有 Grand Seiko 一貫堅持的高辨識性。

鉑金款 SLGB001 的面盤設計。此款錶的面盤圖樣與高強度鈦金屬的 SLGB003 相同,但加入了淡藍色調,以呼應白色鉑金錶殼的冷峻色澤。面盤表面以厚噴透明漆再拋光的技術相當費工,卻造就了獨有的質感。除了 Grand Seiko 外,極少有品牌會在深壓紋面盤上使用漆面拋光工藝,因為這需要極高技術才能避免產生氣泡並確保表面完整。

 

面盤的最終呈現也依據錶殼材質做了個別調整。例如,SLGB003 採用高強度鈦金屬,則搭配偏銀藍色面盤,使整體設計與材質的輕盈感達成協調。而 SLGB001 的鉑金錶殼,則採用了極為淡雅的藍色調,來襯托鉑金本身的澄澈色澤。這種幾乎難以察覺的細膩色彩處理,不僅呼應「冰霜森林」的主題,也正是 Grand Seiko 所擅長的美學技藝之一。

 

讀時性與美感兼備的技術

 

為提升可讀性並展現絕美設計,採用了箱型藍寶石水晶鏡面,窄化的錶圈設計提升自然光照射面盤的效果,錶殼內斜角與秒針與玻璃間距的減少,也共同貢獻於腕錶厚度的降低。

 

SLGB003 的鈦金屬錶帶更配備可微調錶扣,無需工具即可調整,提供極致舒適配戴體驗。尺寸雖小,卻毫不妥協於 Grand Seiko 的一貫堅固品質。

Grand Seiko 的新方向

 

Spring Drive U.F.A. ±20 秒/年精準度,成為發條驅動腕錶史上前所未見的成就。SLGB001 SLGB003 不僅搭載這款高性能機芯,更以 37mm 小巧尺寸展現 Grand Seiko 對未來的展望。SLGB003 更透過輕盈材質與可微調扣具進一步提升實用性與佩戴體驗。

這兩款錶款不僅承襲 Grand Seiko 的經典價值,更象徵 Spring Drive Grand Seiko 本身邁入全新時代。

平谷榮一|機芯設計師
1992
年加入 Seiko Epson,自 2004 年參與 9R65 開發以來,專精於 Spring Drive 機芯設計,包括 Evolution 9 系列的 9RA5 與計時 GMT 9R86 等。

吉田顯|產品設計師
2015
年入社,2018 年起專責 Grand Seiko 設計,自 2023 SLGC001(首款全機械計時碼錶)後,參與 45GS 復刻、SBGE295SBGW301 等多款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