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 9F 機芯的詳細資訊

The first Grand Seiko (1960)
首款 Grand Seiko (1960年)

Grand Seiko 的誕生

幾年來,公司在機械腕錶製造方面穩步前進,為打造出媲美世界最優秀腕錶的高精准產品奠定了基礎。1960年,Grand Seiko問世。產品名稱彰顯出公司對凝聚於這款腕表的技術進步成果充滿自信。此外,“Chronometer”字樣顯現在腕錶名稱下方,表明機芯已經過重重嚴格測試,精準度符合當時的最高標準。底殼裝飾 Grand Seiko 獅子徽章,和當今大部分 Grand Seiko 相同。

Seiko Quartz Astron (1969)
Seiko Quartz Astron (1969)

石英機芯的精準度為何如此高?

十九世紀80年代,Pierre, Marie 和 Jacques Curie 發現了壓電效應,即石英等晶體通電時會產生振動,這個發現離石英腕表的誕生依然遙遠。但在 1969 年,Seiko 公司在設計步進電機和石英晶體塑形時,實現了技術的重大突破,並最終研製成功Quartz Astron 腕表。積體電路將音叉狀晶體的精確振動轉化為電信號,為步進馬達提供動力,讓指針走動。晶體振動的頻率為每秒 32,768 次,而高精准機械腕表的振動頻率也僅為每秒8至10次,因此石英腕表比機械腕表的精准度高數倍。Quartz Astron 腕表發佈後不久,公司對外公開了專利技術,因此當今幾乎每塊石英腕表都使用了 Seiko 發明創造的技術成果。

Caliber 9F83 movement (1993)
Caliber 9F83 movement (1993)

9F 機芯如何成為終極石英機芯?

1993年推出的 9F83 機芯,選用的每一顆石英都經仔細甄選和時效處理,每個晶體振盪器都用積體電路調節器調整與匹配,配合每顆晶體的性能特徵。其精準度高達每年±10 秒,令人讚歎,而這只是機芯的眾多技術進步成果之一。這款腕表開創雙脈衝控制系統,可產生更強矩力,帶驅動延伸至錶盤邊緣、更長且更沉重的指針運轉。更強的動力也讓日期瞬間轉換功能得以實現。因採用機械腕表的擺輪遊絲裝置,秒針可穩定精確指向刻度上,無任何反彈或抖動現象。機芯內部採用密封艙體結構,改良了防塵性能,即使維修或更換電池時打開錶殼,灰塵微粒也不會掉落入內。最重要的是,每款9F機芯都由手工組裝和調節,並秉持 Grand Seiko 最高標準精心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