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 Grand Seiko

以「创新」的DNA打造的机芯。

如果你对手表有兴趣的话应该听过”Spring Drive”这个名字。顾名思义,这种腕表机芯是靠发条(spring)来加以驱动(drive)的。到此为止的部分它都跟所谓的机械式腕表一样,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调速器用的是石英震荡器。虽然”Grand Seiko”是从2004年才开始搭载此一原创机构,不过这里让我们先来暸解一下它的历史。

SEIKO Epson的钟表技术人员高桥理(左)与小池邦夫(右)。高桥从研究阶段就参与了Spring Drive的开发,随后小池也加入了团队,由此推动了整个计划的完成。

1970年代后期有位钟表技术人员构思出了「双石英」高精准度机芯的原理,并且实际促成了它的投产。这个人是诹访精工舍(现为SEIKO Epson)的赤羽好和。他所研发的机构催生了我们的年差式机芯,这套机构内建2枚音叉型的石英震荡器,透过比较两者震频的差异来侦测因温度变化造成的精准度误差并予以修正。与此同时他又发想了另一种机械式石英表——也就是后来所谓的Spring Drive。当时应该也有其他制表师构想着要以发条来驱动具备石英精准度的腕表,然而直到20世纪结束为止,真正能够将这个发想加以具现化的还是只有赤羽以及继承了他的意志的技术人员而已。

98年3月第一只搭载了Spring Drive机构的腕表研发成功,相关技术也同时发表。紧接着来年,采用了SD的产品正式发售。负责指挥以上一系列研发的是高桥理。高桥从刚进公司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赤羽在82年申请专利(随后取得专利)的案子,知道他们有在针对「由发条提供动力的电子控制机械表」这项开发进行研究和试作,不过他从来没想过这个案子后来会交付到自己手上。高桥在研究所时专攻流体力学,过去曾经研发出运用游丝与硅油的黏性让秒针得以滑顺转动的独家滑动式运针机构,是一名素有实绩的钟表技术人员,然而即便有了他的加入,以当时的技术做出来的原型机运作时间还是太短了,因此他们暂时中止了这项始于93年的作业,结束了对攀登这座未知高峰的路线的探索。然而这项在官方上理应已经闭幕了的研究,实则还持续在台面下默默地运作。

1997年完成的原型机。圆形的金属盒是装了发条的发条盒。虽然这里看得到发电机的线圈,但Spring Drive里既没有电池也无马达。

Spring Drive基本上是将转紧的发条所释放出来的力道分成「动力」与「控制」两块。首先要先让齿轮转动来推动指针,然后运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将物理性的力道转换成电能,再利用这里的电力驱动装载了石英震荡器的回路。透过这样的机制产生正确的等时节奏,再依照这个节奏以电磁力控制指针的转速,整套结构精妙至极。虽然技术上的问题相当繁杂,但到了97年全案终于再次开了绿灯,而最后在公文上盖章的正是SD之父、时任事业部长的的赤羽。

此时加入团队的回路设计负责人小池邦夫当初是抱着「想做出高精准度钟表」的梦想进入SEIKO Epson的。「初代Spring Drive的研发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工作」小池表示,尽管当时公司内部已然累积了低耗能、超小型发电机等等技术,但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率领整个团队的高桥常常晃到小池的座位旁提出各种问题作讨论,两人几乎每晚都在就技术进行论战。由于高桥很清楚团队所面临的问题,所以他额外补习了自己专业外的电子技术。多亏了这里的用功,高桥另行「发明」出了能以微弱电力让装载了石英的回路得以稳定作动的电压增倍回路。后来他才知道这种回路早在80年前就已经运用在核能研究上了,然而尽管高桥所谓的「功绩」并不存在,但这套回路最终还是成了促使Spring Drive正确作动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