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 Grand Seiko

為什麼我們需要超鏡面研磨?

1960年代後期負責Grand Seiko的設計師建立了”SEIKO Style”這套設計規範。當時日本腕錶在瑞士天文台舉行的精準度競賽中拿下了優秀的名次,而這套設計規範的存在是為了要讓我們的錶款除了精準度之外,在設計和完成度上也能展現出耀人的光彩。最早體現了這套美學的是67年推出的44GS以及隔年的61GS這兩款Grand Seiko,兩款分別是由當時的第二精工舍(現為SEIKO Instruments Inc. )和諏訪精工舍(現為SEIKO Epson)所製作,乃是Grand Seiko機械錶款歷史中的名作。

SEIKO Style的設計以平面為主,要求將外裝的切面打磨成工整的超鏡面;時標和指針同樣採用了大面積的平面,讓使用者即便在微光下也能輕鬆讀取時刻。設計師經常在生產現場與當時的職人們一同摸索加工技術的可能性,在經歷了無數的反覆嘗試後,SEIKO Style終於正式確立,而這套設計往後也成了所有負責Grand Seiko的設計師持續沿用的規範。話雖如此但這套規範並非限制設計的框架,而是指出設計目的與方向的方針,每位設計師都會根據自身的美學和方法論來對SEIKO Style加以詮釋,由此創作出全新的Grand Seiko。

隸屬於SEIKO Epson「信州 時之匠工房」的超鏡面研磨職人黑木友志(左)與負責打磨髮絲紋的牛山貴博(右)。

要完成具備SEIKO Style的Grand Seiko各方面都必須倚賴高超的職人技巧,而「超鏡面研磨」正是其中之一。鏡面拋光與髮絲紋打磨的基底要先經過打磨工序做出「超平滑表面」,而對於像SEIKO Style這種要求面與面相交成銳利稜線的情況來說前期的打磨尤其不可或缺。鏡面拋光的「布輪打磨」這個動作無可避免地會把稜線的「銳角」給磨圓,因此這裡我們必須儘可能地縮短布輪打磨的時間,而要維持錶殼犀利的造型,超鏡面研磨更是必要的前端工序。

Grand Seiko的錶殼一開始會先以NC(自動切削加工)或是冷間鍛造其中一種方式成型,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一種是像雕刻一樣雕出造型、另一種則是以數百頓的壓力加壓成型。過去這個階段的工序精密度不高,成型後還要處理毛邊,儘管隨著技術的進步相關工序的精密度如今已有了戲劇性的提升,但要完成一個錶殼還是得仰賴後續職人的巧匠手藝。成型後透過平板打磨和布輪粗磨去除錶殼表面的凹凸,接下來就進入了超鏡面研磨的階段。

錶殼在抵住轉盤的中央和外圍時打磨時間也有所不同,凡此也是超鏡面研磨的難處之一,職人必須要感受其間的差異,用身體確實記住。

“Sallaz”是以前瑞士一間設備機具商的名字,後來日本的打磨職人索性將有用上這間公司某一型打磨機具的工序直接稱作「Sallaz研磨」或是「超鏡面研磨」。職人啟動貼著研磨紙的鋁製轉盤,將錶殼的研磨面從正面(而非側面)抵在轉盤上移動,透過這道工序將金屬面打磨成超平面。雖然接下來還會再用收尾的布輪拋出鏡面,不過要是少了之前超鏡面研磨的工序,後續不論再怎麼拋光表面都還是會有歪斜。超鏡面研磨的作工好壞取決於錶殼抵住轉盤時的力道強弱、打磨時間以及滑動速度等等要素,凡此要素全由打磨職人的手感所左右。

隸屬於信州 時之匠工房裡的「錶殼工房」,超鏡面研磨職人黑木友志說到,「超鏡面研磨的難處在於抓到平衡感。即使某個部分做得很好,左右錶耳切面的形狀也常常會有微妙的不同。所以不能只是一個部分一個部分慢慢磨,而是要加強錶殼壓在轉盤上的力道,一邊觀察整體狀況一邊快速地完成。之前我也是花了好幾個月才讓身體記住這個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