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 Grand Seiko

「雪白」面盤誕生的故事。

鐘錶史上劃時代的機芯Spring Drive於2004年首度搭載在Grand Seiko上,隔年暱稱為「信州雪白款」的款式緊接著上市。本款的面盤顏色純白又帶有岩石般粗礪的質感,乃是Grand Seiko極具代表性的錶款之一。Spring Drive的故鄉在信州的塩尻。塩尻處於松本平南端的位置,乃是有多條交通路線交錯的要衝,除此之外這裡也是日本列島的中央分水嶺,所謂的「塩尻」指的就是從日本海和太平洋兩側運來的鹽貨都以此處為終點。松本平的西方座落著飛驒山脈,作為日本登山聖地的群山猶如雄偉的屏風般綿綿相連。

如今帶領面盤工房的白木智博(左)與旗下的職人們。面盤工房負責的是腕錶的「門面」,各個工序都需仰賴高超的職人技藝。

從錶背檢視Grand Seiko搭載的Spring Drive機芯9R65可以發現它從輪系到發條盒一連串零件的構圖乃是在模擬由信州 時之匠工房眺望飛驒山脈前鋒常念山脈與後方穗高連峰的山勢,這些山群從10月開始冠雪,純白的峰頂更增莊嚴的氣勢。作為腕錶的門面,這裡是否有可能在面盤中也呈現出故鄉的象徵呢。隸屬於SEIKO Epson「信州 時之匠工房」的面盤工房前身為「面盤Workshop」,2004年的時候他們首度提出了這個課題。當時想到的點子是要在帶有飛驒群山表面凹凸質感的面盤上做出如同新降積雪般的美麗純白,讓面盤也能跟機芯一樣展現出從Spring Drive故鄉遠眺群山時所見的清朗與莊嚴。工房旋即著手進行原型的試做。如果不實際做成具體的東西,點子就只是點子而已,凡此也可以看出他們身為職人的手腕。

催生出「雪白」面盤的71年56GS以及面盤工房保存的「模具樣本」。獨特的雪白面盤乃是源自創新的點子與歷史的遺產。

工房裡保存了過去數十年的面盤模具樣本。儘管這裡頭不乏有幾種符合當初點子、表面具備了凹凸不規則紋路的樣品,不過他們不確定這樣是否能表現出飛驒群山初積新雪的模樣。當時工房的負責人相中了一款記錄為1971年製的模具樣本。雖然不知道這款面盤當初是用在什麼樣的錶款上,但由於是數十年前的設計,因此面盤的直徑相當小。為了符合新款Grand Seiko的規格這裡重刻了全新的模具。具體來說我們是先在銅製的電極模具上以工具手雕成型,接著再將原型翻成鋼質合金的模子,做成衝壓的模具,利用這款模具以200頓的壓力衝製黃銅板件,由此完成面盤的毛胚。

接下來的問題是要如何讓這個毛胚變成「純白」的。「白」並不是塗上白色就好了那麼簡單。塗料會遮蓋凹凸的稜線、填平紋理的凹陷,但塗得太薄的話又顯不出純白。在經過反覆嘗試後工房想出了鍍銀這個方法,因為銀對可見光的反射率是所有金屬中最高的,如果沒有光澤的話它就會變成白色。這裡我們一面調整鍍銀工序中的溶液設計、電流密度以及浸泡時間,一面以微米為單位找出不會改變發色與細部質感的銀質厚度,最終試做出來的面盤獲得了團隊一致的好評,不使用「白色」的純白面盤由此誕生。這枚超過80種工序的面盤為搭載了Spring Drive的Grand Seiko換上嶄新的面貌,往後同款被稱作「信州雪白款」,一躍成為長賣款式。凹凸紋裡的表面積比起平面來得更大,能夠接受更多來自四面八方的光線。凡此光線也是這款面盤能夠比白更白的理由之一。